《孙子算经》

来源: 发布:2019年09月16日 作者: 人气:2884
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算经二卷”;《新唐书·艺文志》称“李淳风注甄鸾孙子算经三卷”。

       《孙子算经》三卷。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算经二卷”;《新唐书·艺文志》称“李淳风注甄鸾孙子算经三卷”。考其所涉及内容可知是秦汉以后隋代以前作品,编纂年代约在公元4-5世纪。

       传本《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上首先叙述度量衡制度,筹算记数的纵横相间制与筹算乘除法则,自九九至一一逐条论述,一目了然。卷中为筹算的分数算法与开平方法,并有一些简单的面积、体积计算及衰分、盈臑等二十八个问题。卷下为切于民生日用的实际应用题,涉及到测望、田域、营建、贸易、仓窖、赋役、军旅、兽禽各方面共计三十题。

       每题有设问、答和术,选题浅近易晓,便于普及。卷下“妇人荡杯”、“雉兔同笼”以其独特解法广为人知。最为著名的是卷下第二十六题“物不知数”,其解法为后世秦九韶发展为大衍求一术而著称于世。该书以浅显的内容、有趣的问题和巧妙的解法成为普及数学的教材,于唐代为李淳风刊注,成为立于学官的《算经十书》之一,被收入《四库全书》。

       1773年戴震纂修《四库》曾略加校订,但多有舛误;1963年钱宝琮重加校点,驳正戴校。该书版本有北宋秘书省刻本、南宋鲍浣之刻本(现存上海图书馆)、《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本、孔氏微波榭《算经十书》本、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刘铎《古今算学丛书》本、故宫《天禄琳琅丛书》本、1963年中华书局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本。


      《孙子算经》四库总目提要

       案《隋书·经籍志》有《孙子算经》二卷,不注其名,亦不著其时代。《唐书·艺文志》称李淳风注甄鸾《孙子算经》三卷。於孙子上冠以甄鸾,盖如淳风之注《周髀算经》,因鸾所注更加辨论也。《隋书》论审度引《孙子算术》,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秒,十秒为毫,十毫为厘,十厘为分,本书乃作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又论嘉量引《孙子算术》,六粟为圭,十圭为秒,十秒为撮,十撮为勺,十勺为合。本书乃作十圭为一撮,十撮为一秒,十秒为一勺。考之夏侯阳《算经》引田曹、仓曹亦如本书,而《隋书》中所引与史传往往多合。盖古书传本不一,校订之儒各有据证,无妨参差互见也。唐之选举,算学孙子、五曹共限一岁习肄,於後来诸算术中特为近古,第不知孙子何许人。

       朱彝尊《曝书亭集·五曹算经跋》云,相传其法出於孙武,然孙子别有《算经》,考古者存其说可尔。又有《孙子算经》跋云,首言度量所起,合乎兵法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之文。次言乘除之法设为之数,十三篇中所云廓地、分利、委积、远输、贵卖、兵役、分数比之《九章》方田、粟米、差分、商功、均输、盈不足之目,往往相符,而要在得算多,多自然胜。以是知是编非伪讬也云云。合二跋观之,彝尊之意盖以为确出於孙武。今考书内设问有云,长安洛阳相去九百里。

       又云,佛书二十九章,章六十三字,则後汉明帝以後人语。孙武春秋末人,安有是语乎?旧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所载裒集编次,仍为三卷。其甄、李二家之注则不可复考,是则姚广孝等割裂刊削之过矣。


原序


       孫子曰:夫算者:天地之經緯,群生之元首,五常之本末,陰陽之父母,星辰之建號,三光之表裏,五行之準平,四時之終始,萬物之祖宗,六藝之綱紀。

       稽群倫之聚散,考二氣之降升,推寒暑之迭運,步遠近之殊同,觀天道精微之兆基,察地理從橫之長短,采神祇之所在,極成敗之符驗。窮道德之理,究性命之情。立規矩,準方圓,謹法度,約尺丈,立權衡,平重輕,剖毫釐,析泰絫。歷億載而不朽,施八極而無疆。散之者,富有餘;背之者,貧且寠。心開者,幼沖而即悟;意閉者,皓首而難精。

       夫欲學之者,必務量能 揆己,志在所專,如是,則焉有不成者哉!

       度之所起,起于忽。欲知其忽,蠶吐絲為忽,十忽為一絲,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氂 ,十氂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十丈為一引,五十引為一端,四 十尺為一匹,六尺為一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三百步為一里。

       稱之所起,起于黍。十黍為一絫,十絫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觔,三 十觔為一鈞,四鈞為一石。

       量之所起,起于粟。六粟為一圭,十圭為一撮,十撮為一抄,十抄為一勺,十勺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斛,十斛得六千萬粟。所以得知者,六粟為一圭,十圭六十粟為一撮,十撮六百粟為一抄,十抄六千粟為一勺,十勺六萬粟為一合,十合六十萬粟為一升,十升六百萬粟為一斗,十斗六千萬粟為一斛,十斛六億粟百,斛六兆粟,千斛六京粟,萬斛六陔粟,十萬斛六秭粟,百萬斛六穰粟,千萬斛六溝粟,萬萬斛為一 億六澗粟,十億斛六正粟,百億斛六載粟。

       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萬萬京曰陔,萬萬陔曰秭,萬萬 秭曰穰,萬萬穰曰溝,萬萬溝曰澗,萬萬澗曰正,萬萬正曰載。

       周三,徑一,方五,邪七。見邪求方,五之,七而一;見方求邪,七之,五而一。

       白銀方寸重一十四兩。

       玉方寸重一十兩。

       銅方寸重七兩半。

       鉛方寸重九兩半。

       鐵方寸重七兩。

       石方寸重三兩。

       凡算之法:先識其位,一從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萬百相當。(案:萬百原本 訛作百萬,今據《夏侯陽算經》改正。)

       凡乘之法:重置其位,上下相觀,頭位有十步,至十有百步,至百有千步,至千以上 命下所得之數列于中。言十即過,不滿,自如頭位。乘訖者,先去之下位;乘訖者,則俱 退之。六不積,五不隻。上下相乘,至盡則已。

       凡除之法:與乘正異乘得在中央,除得在上方,假令六為法,百為實,以六除百,當進之二等,令在正百下。以六除一,則法多而實少,不可除,故當退就十位,以法除實,言一六而折百為四十,故可除。若實多法少,自當百之,不當復退,故或步法十者,置于十百位(頭位有空絕者,法退二位。)餘法皆如乘時,實有餘者,以法命之,以法為母, 實餘為子。

       以粟求糲米,三之,五而一。

       以糲米求粟,五之,三而一。

       以糲米求飯,五之,二而一。

       以粟米求糲飯,六之,四而一。

       以糲飯求糲米,二之,五而一。

       以米求飯,八之,四而一。

       十分減一者,以二乘二十除;減二者,以四乘二十除;減三者,以六乘二十除;減四 者,以八乘二十除;減五者,以十乘二十除;減六者,以十二乘二十除;減七者,以十四 乘二十除;減八者,以十六乘二十除;減九者,以十八乘二十除。

       九分減一者,以二乘十八除。

       八分減一者,以二乘十六除。

       七分減一者,以二乘十四除。

       六分減一者,以二乘十二除。

       五分減一者,以二乘十除。

       九九八十一,自相乘得幾何?答曰:六千五百六十一。

       術曰:重置其位,以上八呼下八,八八六十四即下,六千四百于中位;以上八呼下一,一八如八,即于中位下八十,退下位一等,收上頭位八十(案:原本脫「上」字,今補。)以上位一(案:上位原本訛作「頭位」,今改正。)呼下八,一八如八,即于中位,下八十;以上一呼下一,一一如一,即于中位下一,上下位俱收中位,即得六千五百六十 一。

       六千五百六十一,九人分之。問:人得幾何?答曰:七百二十九。

       術曰:先置六千五百六十一于中位,為實,下列九人為法,頭位置七百(案:原本脫上字,今補。),以上七呼下九,七九六十三,即除中位六千三百,退下位一等,即上位,置二十(案:上位原本訛作頭位,今改正。),以上二呼下九,二九一十八,即除中位一百八十,又更退下位一等,即上位,更置九(案:上位原本亦訛作頭位,今改正。),即以上九呼下九,九九八十一,即除中位八十一,中位並盡,收下位,頭位所得即人之所 得,自八八六十四至一一如一,並準此。

       八九七十二,自相乘,得五千一百八十四,八人分之,人得六百四十八。

       七九六十三,自相乘,得三千九百六十九,七人分之,人得五百六十七。

       六九五十四,自相乘,得二千九百一十六,六人分之,人得四百八十六。

       五九四十五,自相乘,得二千二十五,五人分之,人得四百五。

       四九三十六,自相乘,得一千二百九十六,四人分之,人得三百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自相乘,得七百二十九,三人分之,人得二百四十三。

       二九一十八,自相乘,得三百二十四,二人分之,人得一百六十二。

       一九如九,自相乘,得八十一,一人得八十一。

       右九九一條,得四百五,自相乘,得一十六萬四千二十五,九人分之,人得八千二百 二十五。

       八八六十四,自相乘,得四千九十六,八人分之,人得五百一十二。

       七八五十六,自相乘,得三千一百三十六,七人分之,人得四百四十八。

       六八四十八,自相乘,得二千三百四,六人分之,人得三百八十四。

       五八四十,自相乘,得一千六百,五人分之,人得三百二十。

       四八三十二,自相乘,得一千二十四,四人分之,人得二百五十六。

       三八二十四,自相乘,得五百七十六,三人分之,人得一百九十二。

       二八十六,自相乘,得二百五十六,二人分之,人得一百二十八。

       一八如八,自相乘,得六十四,一人得六十四。

       右八八一條,得二百八十八,自相乘,得八萬二千九百四十四,八人分之,人得一萬 三百六十八。

       七七四十九,自相乘,得二千四百一,七人分之,人得三百四十三。

       六七四十二,自相乘,得一千七百六十四,六人分之,人得二百九十四。

       五七三十五,自相乘,得一千二百二十五,五人分之,人得二百四十五。

       四七二十八,自相乘,得七百八十四,四人分之,人得一百九十六。

       三七二十一,自相乘,得四百四十一,三人分之,人得一百四十七。

       二七一十四,自相乘,得一百九十六,二人分之,人得九十八。

       一七如七,自相乘,得四十九,一人得四十九。

       右七七一條,得一百九十六,自相乘,得三萬八千四百一十六,七人分之,人得五千 四百八十八。

       六六三十六,自相乘,得一千二百九十六,六人分之,人得二百一十六。

       五六三十,自相乘,得九百,五人分之,人得一百八十。

       四六二十四,自相乘,得五百七十六,四人分之,人得一百四十四。

       三六一十八,自相乘,得三百二十四,三人分之,人得一百八。

       二六一十二,自相乘,得一百四十四,二人分之,人得七十二。

       一六如六,自相乘,得三十六,一人得三十六。

       右六六一條,得一百二十六,自相乘,得一萬五千八百七十六,六人分之,人得二千 六百四十六。

       五五二十五,自相乘,得六百二十五,五人分之,人得一百二十五。

       四五二十,自相乘,得四百,四人分之,人得一百。

       三五一十五,自相乘,得二百二十五,三人分之,人得七十五。

       二五一十,自相乘,得一百,二人分之,得五十。

       一五如五,自相乘,得二十五,一人得二十五。

       右五五一條,得七十五,自相乘,得五千六百二十五,五人分之,人得一千一百二十 五。

       四四一十六,自相乘,得二百五十六,四人分之,人得六十四。

       三四一十二,自相乘,得一百四十四,三人分之,人得四十八。

       二四如八,自相乘,得六十四,二人分之,人得三十二。

       一四如四,自相乘,得一十六,一人得一十六。

       右四四一條,得四十,自相乘,得一千六百,四人分之,人得四百。

       三三如九,自相乘,得八十一,三人分之,人得二十七。

       二三如六,自相乘,得三十六,二人分之,人得一十八。

       一三如三,自相乘,得九,一人得九。

       右三三一條,得一十八,自相乘,得三百二十四,三人分之,人得一百八。

       二二如四,自相乘,得一十六,二人分之,人得八。

       一二如二,自相乘,得四,一人得四。

       右二二一條,得六,自相乘,得三十六,二人分之,人得一十八。

       一一如一,自相乘,得一,一乘不長。

       右從九九至一一,總成一千一百五十五,自相乘,得一百三十三萬四千二十五,九人 分之,人得一十四萬八千二百二十五。

       以九乘一十二,得一百八,六人分之,人得一十八。

       以二十七乘三十六,得九百七十二,一十八人分之,人得五十四。

       以八十一乘一百八,得八千七百四十八,五十四人分之,人得六十二。

       以二百四十三乘三百二十四,得七萬八千七百三十二,一百六十二人分之,人得四百 八十六。

       以七百二十九乘九百七十二,得七十萬八千五百八十八,四百八十六人分之,人得一 千四百五十八。

       以二千一百八十七乘二千九百一十六,得六百三十七萬七千二百九十二,一千四百五 十八人分之,得四千三百七十四。

       以六千五百六十一乘八千七百四十八,得五千七百三十九萬五千六百二十八,四千三 百七十四人分之,人得一萬三千一百二十二。

       以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乘二萬六千二百四十四,得五億一千六百五十六萬六百五十二 ,一萬三千一百二十二人分之,人得三萬九千三百六十六。

       以五萬九千四十九乘七萬八千七百三十二,得四十六億四千九百四萬五千八百六十八 ,三萬九千三百六十六人分之,人得一十一萬八千九十八。

       以一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乘二十三萬六千一百九十六,得四百一十八億四千一百四 十一萬二千八百一十二,一十一萬八千九十八人分之,得三十五萬四千二百九十四。

       以五十三萬一千四百四十一乘七十萬八千五百八十八,得三千七百六十五億七千二百 七十一萬五千三百八,三十五萬四千二百九十四人分之,人得一百六萬二千八百八十二。

       今有一十八分之一十二。問:約之得幾何?答曰:三分之二。

       術曰:置十八分在下,一十二分在上,副置二位以少減多,等數得六為法,約之即得 。

       今有三分之一、五分之二。問:合之二得幾何?答曰:一十五分之十一。

       術曰:置三分五分在右方,之一之二在左方,母互乘子,五分之二得六,三分之一得 五,并之,得一十一為實;又方二母相乘,得一十五為法。不滿法,以法命之,即得。

       今有九分之八,減其五分之一。問:餘幾何?答曰:四十五分之三十一。

       術曰:置九分五分在右方,之八之一在左方,母互乘子,五分之一得九,九分之八得 四十,以少減多,餘三十一,為實;母相乘,得四十五,為法。不滿法,以法命之,即得 。

       今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三。問:減多益少,幾何而平?答曰:減四分之三 者二,減三分之二者一,并以益三分之一,而各平于一十二分之七。

       術曰:置三分三分四分在右方,之一之二之三在左方,母互乘子,副并得六十三。置 右為平實,母相乘得三十六,為法,以列數三乘未并者,及法等數,得九約訖,減四分之 三者二,減三分之二者一,并以益三分之一,各平于一十二分之七。

       今有粟一斗。問:為糲米幾何?答曰:六升。

       術曰:置粟一斗十升,以糲米率三十乘之,得三百升為實,以粟率五十為法,除之, 即得。

       今有粟二斗一升。問:為粺米幾何?答曰:一斗一升五十分升之一十七。

       術曰:置粟數二十一升,以粺米率二十七乘之,得五百六十七升,為實;以粟率五十 為法,除之不盡,以法而命分。

       今有粟四斗五升。問:為□米幾何?答曰:二斗一升五分升之三。

術曰:置粟四十五升,以二約□米率二十四,得一十二,乘之,得五百四十升,為實 ;以二約粟率,五十得二十五,為法,除之,不盡,以等數約之,而命分。

       今有粟七斗九升。問:為御米幾何?答曰:三斗三升一合八勺。

       術曰:置七斗九升以御米率二十一乘之,得一千六百五十九,為實,以粟率五十除之 ,即得。

       今有屋基,南北三丈,東西六丈,欲以磚瓦砌之,凡積二尺,用磚五枚。問:計幾何 ?答曰:四千五百枚。

       術曰:置東西六丈,以南北三丈乘之,得一千八百尺;以五乘之,得九千尺;以二除 之,即得。

       今有圓窖,下周二百八十六尺,深三丈六尺。問:受粟幾何?答曰:一十五萬一千四 百七十四斛七升二十七分升之一十一。

       術曰:置周二百八十六尺,自相乘得八萬一千七百九十六尺,以深三丈六尺乘之,得 二百九十四萬四千六百五十六;以一十二除之,得二十四萬五千三百八十八尺,以斛法一 尺六寸二分除之,即得。

       今有方窖,廣四丈六尺,長五丈四尺,深三丈五尺。問:受粟幾何?答曰:五萬三千 六百六十六斛六斗六升三分升之二。

       術曰:置廣四丈六尺,長五丈四尺,相乘得二千四百八十四尺;以深三丈五尺乘之, 得八萬六千九百四十尺,以斛法一尺六寸二分除之,即得。

       今有圓窖,周五丈四尺,深一丈八尺。問:受粟幾何?答曰:二千七百斛。

       術曰:先置周五丈四尺相乘,得二千九百一十六尺,以深一丈八尺乘之,得五萬二千 四百八十八尺;以一十二除之,得四千三百七十四尺,以斛法一尺六寸二分除之,即得。

       今有圓田周三百步,徑一百步。問:得田幾何?答曰:三十一畝,奇六十步。

       術曰:先置周三百步,半之,得一百五十步;又置徑一百步半之,得五十步,相乘, 得七千五百步,以畝法二百四十步除之,即得。

       又術曰:周自相乘,得九萬步,以十二除之,得七千五百步,以畝法除之,得畝數。

       又術曰:徑自乘,得一萬,以三乘之,得三萬步,四除之,得七千五百步,以畝法除 之,得畝數。

       今有方田桑生中央,從角至桑,一百四十七步。問:為田幾何?答曰:一頃八十三畝 ,奇一百八十步。

       術曰:置角至桑一百四十七步,倍之,得二百九十四步,以五乘之,得一千四百七十 步,以七除之,得二百一十步,自相乘,得四萬四千一百步,以二百四十步除之,即得。

       今有木,方三尺,高三尺,欲方五寸作枕一枚。問:得幾何?答曰:二百一十六枚。

       術曰:置方三尺,自相乘,得九尺,以高三尺乘之,得二十七尺,以一尺木八枕乘之 ,即得。

       今有索,長五千七百九十四步,以四除之,得一千四百四十八步,餘二步,以六因之 ,得一丈二尺,以四除之,得三尺,通計即得。

       今有堤,下廣五丈,上廣三丈,高二丈,長六十尺,欲以一千尺作一方。問:計幾何 ?答曰:四十八方。

       術曰:置堤,上廣三丈,下廣五丈。并之,得八丈;半之,得四丈。以二丈乘之,得 八百尺;以長六十尺乘之,得四萬八千;以一千尺除之(案:原本訛作乘,今改正。), 即得。

       今有溝,廣十丈,深五丈,長二十丈,欲以千尺作一方。問:得幾何?答曰:一千方 。

       術曰:置廣一十丈,以深五丈乘之,得五千尺,又以長二十丈乘之,得一百萬尺,以 一千除之,即得。

       今有積,二十三萬四千五百六十七步。問:為方幾何?答曰:四百八十四步九百六十 八分步之三百一十一。

       術曰:置積二十三萬四千五百六十七步,為實,次借一算為下法,步之超一位至百而止。上商置四百于實之上(案:上商原本脫上字,今補。),副置四萬于實之下。下法之商,名為方法;命上商四百除實,除訖,倍方法,方法一退(案:原本脫方法二字,今補。),下法再退,復置上商八十以次前商,副置八百于方法之下。下法之上,名為廉法;方廉各命上商八十以除實(案:原本脫實字,今補。),除訖(案:原本脫除字,今補。),倍廉法,從方法,方法一退,下法再退,復置上商四以次前,副置四于方法之下。下法之上,名曰隅法;方廉隅各命上商四以除實,除訖,倍隅法,從方法(案:原本訛此六字,今據術補。),上商得四百八十四,下法得九百六十八,不盡三百一十一,是為方四 百八十四步九百六十八分步之三百一十一。

       今有積,三萬五千步。問為圓幾何?答曰:六百四十八步一千二百九十六分步之九十 六。(案:六分步原本訛作七分,脫步字,今補正。)

       術曰:置積三萬五千步以一十二乘之,得四十二萬,為實,次借一算為下法,步之超一位至百而止,上商置六百于實之上,副置六萬于實之下。下法之上,名為方法,命上商六百除實,除訖,倍方法,方法一退,下法再退,復置上商四十以次前商,副置四百于方法之下。下法之上,名為廉法,方廉各命上商四十以除實(案:原本脫四十二字,今補。),除訖,倍廉法,從方法,方法一退,下法再退,復置上商八次前商,副置八于方法之下。下法之上,名為隅法,方廉隅各命上商八以除實,除訖,倍隅法,從方法,上商得六百四十八(案:原本脫得字,今補。),下法得一千二百九十六(案:六原本訛作七,今改正。),不盡九十六,是為方六百四十八步一千二百九十六分步之九十六。(案:九十 六分原本訛作九十七分,今改正。)

       今有邱田周六百三十九,步徑三百八十步。問:為田幾何?答曰:二頃五十二畝二百 二十五步。

       術曰:半周得三百一十九步五分半徑,得一百九十步二位相乘,得六萬七百五步,以 畝法除之,即得。

       今有築城,上廣二丈,下廣五丈四尺,高三丈八尺,長五千五百五十尺,秋程人功三 百尺。問:須功幾何?答曰:二萬六千一十一功。

       術曰:并上下廣,得七十四尺,半之,得三十七尺,以高乘之,得一千四百六尺,又 以長乘之,得積七百八十萬三千三百尺,以秋程人功三百尺除之,即得。

       今以穿渠長二十九里一百四步,上廣一丈二尺六寸,下廣八尺深一丈八尺,秋程人功 三百尺。問:須功幾何?答曰:三萬二千六百四十五功(案:原本訛作三萬二百六十五人 ,今據術改正。),不盡六十九尺六寸。

       術曰:置里數以三百步乘之,內零步,六之,得五萬二千八百二十四尺,并上下廣, 得二丈六寸,半之,以深乘之,得一百八十五尺四寸,以長乘得九百七十九萬三千五百六 十九尺六寸,以人功三百尺除之,即得。

       今有錢六千九百三十,欲令二百一十六人作九分,分之八十一人,人與二分;七十二 人,人與三分;六十三人,人與四分。問:三種各得幾何?答曰:二分人得錢二十二,三 分人得錢三十三,四分人得錢四十四。

       術曰:先置八十一人于上,七十二人次之,六十三人在下,頭位以二乘之,得一百六十二,次位以三乘之,得二百一十六,下位以四乘之,得二百五十二,副并三位,得六百三十為法。又置錢六千九百三十為三位頭位,以一百六十二乘之,得一百一十二萬二千六百六十,又以二百一十六乘中位,得一百四十九萬六千八百八十,又以二百五十二乘下位,得一百七十四萬六千三百六十,各為實以法,六百三十各除之,頭位得一千七百八十二,中位得二千三百七十六,下位得二千七百七十二,各以人數除之,即得。

       今有五等諸侯,共分橘子六十顆,人別加三顆。問:五人各得幾何?答曰:公一十八 顆,侯一十五顆,伯一十二顆,子九顆,男六顆。

       術曰:先置人數別加三顆于下,次六顆,次九顆,次一十二顆,上十五顆,副并之, 得四十五,以減六十顆,餘人數除之,得人三顆,各加不并者,上得一十八顆為公分,次 得一十五為侯分,次得一十二為伯分,次得九為子分,下得六為男分。

       今有甲乙丙三人持錢,甲語乙丙:各將公等所持錢半以益我錢成九十。乙復語甲丙: 各將公等所持錢,半以益我,錢成七十。丙復語甲乙:各將公等所持錢,半以益我,錢成 五十六。問:三人元持錢各若干?答曰:甲七十二,乙三十二,丙四。

       術曰:先置三人所語為位,以三乘之,各為積,甲得二百七十,乙得二百一十,丙得 八十四,又置甲九十,乙七十,丙五十六,各半之,以甲乙減丙,以甲丙減乙,以乙丙減 甲,即各得元數。

       今有女子善織,日自倍,五日織通五尺。問:日織幾何?答曰:初日織一寸三十一分 寸之一十九,次日織三寸三十一分寸之七,次日織六寸三十一分寸之一十四,次日織一尺 二寸三十一分寸之二十八,次日織二尺五寸三十一分寸之二十五。

       術曰:各置列衰副,并得三十一為法,以五尺乘并者,各自為實,實如法而一,即得 。

       今有人盜庫絹,不知所失幾何?但聞草中分絹,人得六匹,盈六匹;人得七匹,不足 七匹。問人、絹各幾何?答曰:賊一十三人,絹八十四匹。

       術曰:先置人得六匹于右上,盈六匹于右下,後置人得七匹于左上,不足七匹于左下 ,維乘之所得,并之為絹,并盈不足為人。

       今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九家共輸租,甲出三十五斛,乙出四十六斛,丙出五十七斛,丁出六十八斛,戊出七十九斛,己出八十斛,庚出一百斛,辛出二百一十斛,壬出三百二十五斛,凡九家,共輸租一千斛,僦運直折二百斛外。問:家各幾何?答曰:甲二十八斛,乙三十六斛八斗,丙四十五斛六斗,丁五十四斛四斗,戊六十 三斛二斗,己六十四斛,庚八十斛,辛一百六十八斛,壬二百六十斛。

       術曰:置甲出三十五斛,以四乘之,得一百四十斛;以五除之,得二十八斛。乙出四十六斛,以四乘之,得一百八十四斛;以五除之,得三十六斛八斗。丙出五十七斛,以四乘之,得二百二十八斛;以五除之,得四十五斛六斗。丁出六十八斛,以四乘之,得二百七十二斛;以五除之,得五十四斛四斗。戊出七十九斛,以四乘之,得三百一十六斛;以五除之,得六十三斛二斗。己出八十斛,以四乘之,得三百二十斛;以五除之,得六十四斛。庚出一百斛,以四乘之,得四百斛;以五除之,得八十斛。辛出二百一十斛,以四乘之,得八百四十斛;以五除之,得一百六十八斛。壬出三百二十五斛,以四乘之,得一千 三百斛;以五除之,得二百六十斛。

       今有丁一千五百萬,出兵四十萬。問:幾丁科一兵?答曰:三十七丁五分。

       術曰:置丁一千五百萬為實,以兵四十萬為法,實如法,即得。

       今有平地聚粟,下周三丈六尺,高四尺五寸。問:粟幾何?答曰:一百斛。

       術曰:置周三丈六尺,自相乘,得一千二百九十六尺,以高四尺五寸,乘之,得五千 八百三十二尺,以三十六除之,得一百六十二尺,以斛法一尺六寸二分除之,即得。

       今有佛書,凡二十九章,章六十三字。問:字幾何?答曰:一千八百二十七。

       術曰:置二十九章,以六十三字,乘之,即得。

       今有棋局,方一十九道。問:用棋幾何?答曰:三百六十一。

       術曰:置一十九道,自相乘之,即得。

       今有租,九萬八千七百六十二斛,欲以一車載五十斛。問:用車幾何?答曰:一千九 百七十五乘奇一十二斛。

       術曰:置租九萬八千七百六十二斛為實,以一車所載五十斛為法。實如法,即得。

       今有丁九萬八千七百六十六,凡二十五丁出一兵。問:兵幾何?答曰:三千九百五十 人奇一十六丁。

       術曰:置丁九萬八千七百六十六為實,以二十五為法。實如法,即得。

       今有絹,七萬八千七百三十二匹,令一百六十二人分之。問:人得幾何?答曰:四百 八十六匹。

       術曰:置絹七萬八千七百三十二匹為實,以一百六十二人為法。實如法,即得。

       今有綿,九萬一千一百三十五觔,給與三萬六千四百五十四戶。問:戶得幾何?答曰 :二觔八兩。

       術曰:置九萬一千一百三十五觔,為實;以三萬六千四百五十四戶,為法。除之,得 二觔,不盡一萬八千二百二十七觔,以一十六乘之,得二十九萬一千六百三十二兩,以戶 除之,即得。

       今有粟,三千九百九十九斛九斗六升,凡粟九斗易豆一斛。問:計豆幾何?答曰:四 千四百四十四斛四斗。

       術曰:置粟三千九百九十九斛九斗六升為實,以九斗為法。實如法,即得。

       今有粟,二千三百七十四斛,斛加三升。問:共粟幾何?答曰:二千四百四十五斛二 斗二升。

       術曰:置粟二千三百七十四斛,以一斛三升乘之,即得。

       今有粟,三十六萬九千九百八十斛七斗,在倉九年,年斛耗三升。問:一年、九年各 耗幾何?答曰:一年耗一萬一千九十九斛四斗二升一合,九年耗九萬九千八百九十四斛七 斗八升九合。

       術曰:置三十六萬九千九百八十斛七斗,以三升乘之,得一年之耗,又以九乘之,即 九年之耗。

       今有貸與人絲五十七觔,限歲出息一十六觔。問:觔息幾何?答曰:四兩五十七分兩 之二十八。

       術曰:列限息絲一十六觔,以一十六兩乘之,得二百五十六兩,以貸絲五十七觔除之 ,不盡,約之,即得。

       今有三人共車,二車空;二人共車,九人步。問:人與車各幾何?答曰:一十五車, 三十九人。

       術曰:置二人以三乘之,得六,加步者九人,得車一十五,欲知人者,以二乘車,加 九人即得。

       今有粟一十二萬八千九百四十斛九斗三合,出與人買絹一匹,直粟三斛五斗七升。問 :絹幾何?答曰:三萬六千一百一十七匹三丈六尺。

       術曰:置粟一十二萬八千九百四十斛九斗三合為實,以三斛五斗七升為法,除之,得 匹餘四十之所得,又以法除之,即得。

       今有婦人河上蕩桮,津吏問曰:「桮何以多?」婦人曰:「家有客。」津吏曰:「客 幾何?」婦人曰:「二人共飯,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桮六十五,不知客幾何?」答 曰:「六十人。」

       術曰:置六十五桮,以十二乘之,得七百八十;以十三除之,即得。

       今有木,不知長短,引繩度之,餘繩四尺五寸;屈繩量之,不足一尺。問:幾何?答 曰:六尺五寸。

       術曰:置餘繩四尺五寸,加不足一尺,共五尺五寸,倍之,得一丈一尺,減四尺五寸 ,即得。

       今有器中米,不知其數,前人取半,中人三分取一,後人四分取一,餘米一斗五升。 問:米幾何?答曰:六斗。

       術曰:置餘米一斗五升,以六乘之,得九斗;以二除之,得四斗五升;以四乘之,得 一斛八斗;以三除之,即得。

       今有黃金一觔直錢一十萬。問:兩直幾何?答曰:六千二百五十錢。

       術曰:置錢一十萬,以一十六兩除之,即得。

       今有錦一匹,直錢一萬八千。問:丈、尺、寸各直幾何?答曰:丈四千五百錢,尺四 百五十錢,寸四十五錢。

       術曰:置錢一萬八千,以四除之,得一丈之直;一退再退,得尺寸之直。

       今有地,長一千步,廣五百步,尺有鶉、寸有鷃。問鶉、鷃各幾何?答曰:鶉一千八 百萬,鷃一億八千萬。

       術曰:置長一千步,以廣五百步乘之,得五十萬;以三十六乘之,得一千八百萬尺, 即得鶉數;上十之,即得鷃數。

       今有六萬口,上口三萬人,日食九升;中口二萬人,日食七升;下口一萬人,日食五 升。問:上、中、下口,共食幾何?答曰:四千六百斛。

       術曰:各置口數,以日食之數乘之,所得并之,即得。

       今有方物一束外周,一市有三十二枚。問:積幾何?答曰:八十一枚。

       術曰:重置二位左位減八餘加右位,至盡虛加一,即得。

       今有竿,不知長短,度其影,得一丈五尺,別立一表,長一尺五寸,影得五寸。問: 竿長幾何?答曰:四丈五尺。

       術曰:置竿影一丈五尺,以表長一尺五寸乘之,上十之,得二十二丈五尺,以表影五 寸除之,即得。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賸二;五五數之,賸三;七七數之,賸二。問:物幾 何?答曰:二十三。

       術曰:三三數之,賸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數之,賸三,置六十三;七七數之,賸二 ,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減之,即得。凡三三數之,賸一,則置七十 五;五五數之,賸一,則置二十一;七七數之,賸一,則置十五。一百六以上,以一百五 減之,即得。

       今有獸,六首四足;禽,二首二足,上有七十六首,下有四十六足。問:禽、獸各幾 何?答曰:八獸、七禽。

       術曰:倍足以減首,餘半之,即獸;以四乘獸,減足,餘半之,即禽。

       今有甲乙二人持錢,各不知數。甲得乙中半,可滿四十八;乙得甲大半,亦滿四十八 。問:甲乙二人元持錢各幾何?答曰:甲持錢三十六,乙持錢二十四。

       術曰:如方程求之,置二甲一乙錢九十六于右方,置二甲三乙錢一百四十四于左方,以右方二乘左方,上得四,中得六,下得二百八十八錢;以左方二乘右方,上得四,中得二,下得九十六(案:近刻脫此十八字,今據術補。);以右行再減左行,左上空,中餘四,以為法,下餘九十六錢,為實;上法下實,得二十四錢,為乙錢,以減右下九十六, 餘七十二為實,以右上二甲為法,上法下實,得三十六為甲錢也。

       今有百鹿入城,家取一鹿,不盡,又三家共一鹿,適盡。問:城中家幾何?答曰:七 十五家。

       術曰:以盈不足取之,假令七十二家鹿不盡四,令之九十家鹿不足二十。置七十二于 右上,盈四于右下,置九十于左上,不足二十于左下,維乘之所得并為實,並盈不足為法 ,除之,即得。

       今有三雞共啄粟一千一粒,雛啄一,母啄二,翁啄四。主責本粟,三雞主各償幾何? 答曰:雞雛主一百四十三,雞母主二百八十六,雞翁主五百七十二。

       術曰:置粟一千一粒為實,副并三雞所啄粟七粒為法,除之,得一百四十三粒為雞雛 主所償之數,遞倍之,即得母、翁主所償之數。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答曰:雉二十 三,兔一十二。

       術曰:上置三十五頭,下置九十四足。半其足,得四十七,以少減多,再命之,上三 除下三,上五除下五,下有一除上一,下有二除上二,即得。

       又術曰:上置頭,下置足,半其足,以頭除足,以足除頭,即得。

       今有九里渠,三寸魚頭,頭相次。問:魚得幾何?答曰:五萬四千。

       術曰:置九里以三百步乘之,得二千七百步;又以六尺乘之,得一萬六千二百尺,上 十之,得一十六萬二千寸,以魚三寸除之,即得。

       今有長安、洛陽相去九百里,車輪一匝一丈八尺。欲自洛陽至長安。問:輪匝幾何? 答曰:九萬匝。

       術曰:置九百里以三百步乘之,得二十七萬步,又以六尺乘之,得一百六十二萬尺, 以車輪一丈八尺為法,除之,即得。

       今有出門望見九堤,堤有九木,木有九枝,枝有九巢,巢有九禽,禽有九雛,雛有九毛,毛有九色。問:各幾何?答曰:木八十一枝,七百二十九巢,六千五百六十一禽,五萬九千四十九雛,五十三萬一千四百四十一毛,四百七十八萬二千九百六十九色,四千三 百四萬六千七百二十一。

       術曰:置九堤以九乘之,得木之數;又以九乘之,得枝之數;又以九乘之,得巢之數 ;又以九乘之,得禽之數;又以九乘之,得雛之數;又以九乘之,得毛之數;又以九乘之 ,得色之數。

       今有三女,長女五日一歸,中女四日一歸,少女三日一歸。問:三女幾何日相會?答 曰:六十日。

       術曰:置長女五日,中女四日,少女三日,于右方,各列一算于左方,維乘之,各得 所到數。長女十二到,中女十五到,少女二十到,又各以歸日乘到數,即得。

       今有孕婦,行年二十九歲。難九月,未知所生?答曰:生男。

       術曰:置四十九加難月,減行年,所餘以天除一,地除二,人除三,四時除四,五行 除五,六律除六,七星除七,八風除八,九州除九。其不盡者,奇則為男,耦則為女。